族群分落
族群簡介
簡單劃分,南北大武山的日出方向在區域劃分上歸為台東縣,而被劃為屏東縣,在排灣族語法裡,日出方向叫日出民族,日落方向為日落民族。這兩個地方都有很多外來民族,像日出方向有阿美人、卑南人,及後來遷移來台的閩人,都在台東的沿岸定居,所以他們相互影響非常深。東排灣的巴卡羅群混合了卑 南、阿美的文化,在服飾及生活習俗上呈現了三個族群的混合體。
在台東地區,排灣族人主要分佈在太麻里溪以南的主要溪流流域與中央山脈大武山系東面的淺山坡面地區。在行政區劃上,排灣族人主要分佈在太麻里鄉以南的四個行政鄉,包括太麻里鄉、大武鄉、金峰鄉、以及達仁鄉。其中,本鄉被劃分為「平地原住民鄉」,鄉境內的排灣族或其他原住民族群的人數較少,其人口比例與漢人的比例相近。
本鄉為台東縣境內排灣族人集中居住的四鄉中地理位置最北的一個鄉,鄉內的人口總數是上述四個鄉中最多的一個鄉,人口規模是其他三鄉的兩倍。鄉境內排灣族人約 佔全鄉人口的27%,主要分佈在大王村、北里村、金崙村、多良村等。根據本鄉戶政事務所於民國八十七年的統計,大王村的二十個鄰中,有三個鄰為排灣人集中 居住的地區。在該村四百餘戶中,排灣人約佔一半。北里村共有244戶756人,由於當地漢人入墾的時間較早,今日漢人已是當地主要的人口,該村的排灣族人 約僅佔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金崙村有771戶2,531人,其中有排灣人、閩南人、客家人、卑南人、阿美人、以及魯凱人,其中以排灣人為主要人口,尤其以 溫泉社區為排灣人集中的社區,人口佔絕大多數。多良村有414戶1,501人,但到了民國八十八年左右,上多良社區居民大舉遷往大溪、金崙等地後,剩下的 居民住在下多良社區以及大溪社區。香蘭村分為舊香蘭與新香蘭兩部分,其中包括排灣族、漢人與阿美族,排灣族主要集中在新香蘭社區,一共有193戶。
阿美族部分主要聚居於本鄉荒野、德其里,新香蘭及溫泉第14鄰等4部落,荒野部落及溫泉部落阿美族大部分皆由台東市近郊遷徙而來,德其里、新香蘭部落分別由恆春及池上遷徙至此定居。人口數約千餘人。
部落介紹
有關原住民人口數正確數字請連結太麻里戶政事務所查詢
部落名稱 | 主族別 | 所在位置 | 原住民 人口數 | 有無部 落傳統 | 部落形成 | 主營生產 | 部落社團 協會組織 | ||
---|---|---|---|---|---|---|---|---|---|
現代地名 | 傳統地名 | 村 | 鄰 | ||||||
荒野部落 | 卡那索勒 Kanasor | 阿美 | 美和 | 9~12 | 365 | 無 | 舊有 部落 | 農 | 美和社區 發展協會 |
北里部落 | 魯巴卡茲 Lupagatj | 排灣 | 北里 | 2~6 | 262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 北里社區 發展協會 |
大王部落 | 佳巴里 Tjavualji | 排灣 | 大王 | 1~10 、20 | 788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手工藝 | 大王社區 發展協會 大王部落 青年會 |
德其里 部落 | Takiljis | 阿美 | 泰和 | 12~15 | 204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 泰和社區 發展協會 |
拉勞蘭 部落 | 拉勞蘭 Lalauran | 排灣 | 香蘭 | 12~15 | 159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 香蘭社區 發展協會 |
沙薩拉克 部落 | Sasaljak | 阿美 | 香蘭 | 8~11 | 181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漁 | 香蘭社區 發展協會 |
金崙部落 | Kanalung | 排灣 | 金崙 | 1~10 、13 | 1,018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 金崙社區 發展協會 |
吉拉龍噯 部落 | Cilalugai | 阿美 | 金崙 | 14 | 205 | 有 | 新興 部落 | 農 | 金崙社區 發展協會 |
溫泉部落 | Padrangidrangi | 排灣 | 金崙 | 15~17 | 262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 金崙溫泉 觀光發展協會 |
多良部落 | Calavig | 排灣 | 多良 | 1~10 | 304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 多良社區 發展協會 |
大溪部落 | Tjatjigel | 排灣 | 多良 | 11~21 | 554 | 有 | 舊有 部落 | 農 | 多良社區 發展協會 |
部落豐年祭
村里(部落) | 辦 理地 點 | 備 註 |
---|---|---|
北里村(魯巴卡茲) | 北里活動中心 | 排灣族 |
大王村(佳巴里.加拉班.利里武) | 大王國小操場 | 排灣族3個部落聯合辦理 |
泰和村(德其里) | 部落廣場 | 阿美族 |
香蘭村(沙薩拉) | 部落廣場 | 阿美族 |
香蘭村(拉勞蘭) | 部落廣場 | 排灣族 |
金崙村(卡那崙) | 活動中心 | 排灣族 |
金崙村(吉拉龍噯)(巴拉尹拉尹) | 部落綜合廣場 | 阿美族 |
金崙溫泉(巴拉尹拉尹) | 部落廣場 | 排灣族 |
大溪部落(加基更.新部落) | 部落廣場 | 排灣.阿美族群聯合辦理 |
多良部落(查拉密) | 部落集會所 | 排灣族 |
●活動期間:約每年7月14日至8月15日(詳細時間公布上方[訊息公告]或與本所原住民暨社會課聯繫,電話:089-781301轉18或22)
傳統手工藝
★陳媽媽原住民服飾工作室東排灣族JAVALI氏族的優美文化──太麻里(JAVALI)部落(大王村)由3個子部落組成,分別為加拉邦(七里香)、利里武(水源地)及太麻里(太陽昇起之地),DawEYon為遷入始祖,相傳其係太陽神的化身 ,有呼風喚雨之本領,建村迄今已近200年。娶3房,陳媽媽為大房後裔。
工作室負責人Lavaus(陳利友妹女士)生於民國32年,自幼習得排灣絕活十字繡並以傳家傳世。民國75年在部落經營小小雜貨店並兼衣褲修改舖,嘗試將十字繡製成用品販售,經過13年的奮鬥,終於受到文化藝術界、教育界及國內外友人之肯定。
民國88年,乘著千禧晨曦未到之前,在兒女媳婿6人的協助下成立了現今的陳媽媽工作室,期使瀕臨失傳的手藝能永續傳承下去。
★比亞的草屋琉璃珠工坊
民國92年為拓展工藝文化深度與精度,大兒子比亞設立琉璃珠工坊專攻琉璃珠之研究,期使東排灣手工藝邁入專業之領域。太麻里昔稱打馬、大貓貍,意為太陽最早昇 起之地,由三個部落組成,分別為加拉邦(意七里香)、利里武(意水源地)及太麻里(意日昇之處)。排灣族居住地,先祖與卑南族通婚而融入卑南族文化,形成一人文奇特的部落。當地農特產為釋迦、金針,文化特產為十字繡、琉璃珠及木雕。
輔導(作品)項目 | |
---|---|
布製類 | 手機袋、肩袋、手提包、傳統背心、帽子、錢包、傳統服飾、頭飾、十字繡相關作品及教學 |
琉璃珠 | 手機吊飾、鑰匙扣環、手環、項鍊、墜鍊、包包吊飾、耳飾、編結、DIY、琉璃教學 |
木器類 | 大小型柱、板雕訂製、傳統人偶杯、刀鞘訂製、髮髻 |
●陳媽媽原住民服飾工作室.比亞的草屋琉璃珠工坊 電話:089-780737
★櫻谷坊
聯絡電話:089-782873 提供有關 原住民服飾、傳統手工藝
★莉百迦工作室
聯絡電話:089-781412 提供有關原住民服飾、傳統手工藝
★羅沙原住民工作室
聯絡電話:089-780792 提供有關原住民文物、原住民服飾、現場製作琉璃珠、 編織、木雕
★英惠原藝工作坊
聯絡電話:089-771277 提供有關 原住民工藝品、各式背包、頭飾
★沙布琉璃珠工作坊
聯絡電話:089-771305 提供有關琉璃珠DIY、項鍊、手鍊、吊飾、手工刺繡包